纽约尾盘,美元指数跌0.88%报98.35,非美货币普遍上涨,欧元兑美元涨1.04%报1.1513,英镑兑美元涨0.64%报1.3380,澳元兑美元涨0.66%报0.6417,美元兑日元跌0.94%报140.85,美元兑瑞郎跌0.93%报0.8090。
随着美元指数持续走低,跨国企业正在寻求将其货币对冲期限延长,以保护其现金流免受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引发的潜在汇率动荡风险。今年以来,美元指数下跌累计下跌逾10%。
标普500成分股公司的总收入中有41.6%来自美国以外。因此,公司财务部门通常通过购买中短期远期合约来对冲汇率波动风险,试图在一段时间内将汇率锁定在一定水平。
.png)
对冲期限的调整反映了这些跨国公司在快速变化的全球贸易格局中的不确定性增加,特别是在对经济衰退和美元疲软的担忧中。不少公司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2日公布对等关税决定后,货币对市场波动急剧上升,导致他们的一些对冲选择陷入困境。
更高的波动性推高了短期对冲工具的成本。伦敦证交所LSEG数据显示,自4月2日以来,一个月期和三个月期美元货币期权合约的波动性预期分别上升了72%和46%。这意味着公司必须支付更多费用,以确保自己在短期内免受更大潜在损失。
盘交易时段,非美货币进一步走强,欧元/美元突破1.15关口,创近三年新高,瑞郎/美元逼近0.80关口。特朗普的关税冲击颠覆了大多数市场参与者对欧元前景的假设。虽然欧元走强通常对在欧洲业务比例较高的美国公司有利,因为这些海外收益可以转化为更多的美元,但它也会提高其他公司的经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