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倫特原油期貨下跌85美分,至每桶66.75美元,跌幅1.32%;WTI原油則下跌117美分,至每桶62.83美元,跌幅1.83%。下跌主要受周末美伊核談取得突破性進展的影響。伊朗外交部長表示,雙方已開始製定潛在核協議的框架,美國官員則稱談判取得“非常好的進展”。市場解讀認為,若伊朗原油在未來幾個月逐步回歸國際市場,將顯著緩解全球供應緊張局麵,從而抑製油價短期漲幅。
美伊核談取得進展無疑對短期油價構成壓製,市場對供應回歸的預期將打壓投機性多頭情緒。然而,考慮到協議落實仍麵臨複雜程序,加之俄烏地緣局勢不穩、OPEC調控仍未完全到位,油市未來仍將維持寬幅震蕩格局。重點關注美伊談判細節、美國能源庫存變化與新一輪OPEC會議信號。

全球原油價格於維持在近期低位上方震蕩。布倫特原油守在每桶65美元附近,美國WTI原油在61美元之上。雖然美伊高層恢複對話帶來潛在供應穩定預期,但貿易擔憂情緒依舊打壓需求前景,尤其是在OPEC+意外加快恢複產能背景下。地緣政治緩和和美伊接觸短期緩解市場緊張情緒;但另一方麵,貿易擔憂情緒與產能快速釋放形成了壓製油價的“雙重天花板”。
預測2025年油市將出現每日80萬桶的供應過剩,並預估布油年內均價為63美元。全球原油市場在經曆連續兩周下跌後,於周一企穩。布倫特原油徘徊在65美元附近,美國WTI維持在61美元以上。市場正在權衡兩大影響因素:一是美方在貿易上的最新舉措,二是美伊高層在阿曼的“建設性接觸”。
特朗普暫停部分消費類電子產品關稅,同時暗示“稍後將宣布具體關稅措施”,令市場對未來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依然高企。市場結構上,原油波動再度激活了對全球庫存擴張和“階段性供應過剩”的擔憂。不同於傳統避險周期,此輪油價調整期間,美債和美元等傳統避險資產同步走弱,突顯出市場避險邏輯的“紊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