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原油市場在經曆連續兩周下跌後,於周一企穩。布倫特原油徘徊在65美元附近,美國WTI維持在61美元以上。市場正在權衡兩大影響因素:一是美方在貿易上的最新舉措,二是美伊高層在阿曼的“建設性接觸”。特朗普暫停部分消費類電子產品關稅,同時暗示“稍後將宣布具體關稅措施”,令市場對未來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依然高企。
與此同時,華盛頓與德黑蘭於周末在阿曼進行自2022年以來首次高層會晤,初步同意繼續開展核計劃磋商,被市場解讀為潛在供應寬鬆的積極信號。
緩和的信號可能為原油供應打開新的空間,但前景仍高度不確定。儘管地緣緊張有所緩和,油市仍被貿易擔憂情緒籠罩。特彆是美國與亞洲國家之間的對抗,被視為引發全球經濟衰退可能性的導火索之一;此外,OPEC+意外決定加速恢複此前減產的部分產能,更加劇了市場對未來供應過剩的擔憂。
.jpg)
油價自四月初以來的持續下行,正是對這些“宏觀壓力”的集中反應。集團發布最新預期,指出2025年原油市場將麵臨顯著供需失衡。“儘管市場已部分計入庫存上升的預期,但我們預計全年將出現80萬桶/日的過剩。”——大宗商品分析團隊。預測2025年布倫特原油平均價格將為每桶63美元;該行認為,若貿易衝突持續,能源需求複蘇前景將進一步受限。
後續市場焦點將集中在兩大權威能源機構的月度展望:OPEC月度市場報告將於周一晚些時候公布,預計將披露最新產量和需求趨勢;國際能源署(IEA)周二將發布年度能源展望,首度涉及2026年市場前景。市場結構上,原油波動再度激活了對全球庫存擴張和“階段性供應過剩”的擔憂。不同於傳統避險周期,此輪油價調整期間,美債和美元等傳統避險資產同步走弱,突顯出市場避險邏輯的“紊亂”。
地緣政治緩和和美伊接觸短期緩解市場緊張情緒;但另一方麵,貿易擔憂情緒與產能快速釋放形成了壓製油價的“雙重天花板”。預計的80萬桶/日過剩為市場定下年度基調,即“供需再平衡”難度增大。在這一背景下,原油走勢將更多取決於全球經濟的韌性,以及貿易政策未來是否繼續激進。